返回 51养生网

对于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而言,适当超重不仅不是负担,反而能降低死亡风险

2025-09-03
          在大众认知里,“瘦” 似乎总是与健康挂钩,很多老年人也会刻意控制体重,追求所谓的 “标准身材”。但最新的权威研究却颠覆了这一传统观念 —— 对于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而言,适当超重不仅不是负担,反而能降低死亡风险,成为健康的 “保护盾”。
          这一结论来自《欧洲心脏杂志》上发表的一项重磅研究,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施小明、吕跃斌等研究人员主导。研究团队对 5300 余名高龄老人展开了长达 20 年的跟踪随访,重点分析了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与老年人死亡率之间的关联。结果令人意外:高龄老人并非越瘦越健康,当 BMI 达到 28 时,死亡风险反而降至最低。具体数据更具说服力 —— 老年人 BMI 每增加 1 个单位,全因死亡风险就能下降 4.5%;腰围每增加 5cm,全因死亡风险也会下降 3%。这意味着,对于老年人来说,传统意义上的 “正常体重” 甚至 “偏瘦”,可能并非最佳选择。
          为何老年人适当超重更有益?核心原因在于身体的 “能量储备”。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消化吸收功能逐渐减弱,免疫力也有所下降,在罹患疾病(如流感、肺炎等)或面临感染风险时,身体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来对抗病症。适当超重的老年人,体内储存的脂肪和能量更充足,能够更好地支撑身体度过疾病最严重的阶段,减少因能量不足导致病情恶化的风险。简单来说,这份 “体重余量”,就像给健康上了一道 “保险”。
           无独有偶,《癌症》期刊上的一项研究也印证了类似观点。该研究针对接受免疫治疗的肿瘤患者发现,BMI>30 的肥胖患者,相较于 BMI 在 20~24.9 之间的正常体重患者,5 年死亡风险竟然下降了 30%。虽然这项研究针对的是肿瘤患者,但也从侧面说明,在特定情况下,一定的体重储备对身体对抗疾病、提升预后效果具有积极意义,这一逻辑同样适用于身体机能逐渐衰退的老年人。
          基于这些权威研究,我们可以给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给出明确的体重建议:对于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无需刻意追求 “骨感”,将 BMI 保持在 20~26.9 之间的轻微超重范围,是更有利于健康的选择;而对于 80 岁以上的高龄老人,由于身体机能进一步退化,对能量储备的需求更高,BMI 范围可以再放宽一些,控制在 22~26.9 之间即可。
          当然,这里强调的 “适当超重” 并非 “肥胖”,也不是鼓励老年人无节制饮食。老年人仍需保持均衡的饮食结构,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结合适度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让体重维持在合理范围内。毕竟,健康的核心是 “适度”,而非盲目追求某一个数字。只有科学管理体重,才能让老年人在晚年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真正实现 “健康长寿”。

最新文章

风疹:成因解析与科学应对指南

皮肤

 

阅读16500

男性胸部不对称:成因解析与应对建议

男科

 

阅读11757

解读足阳明胃经:《黄帝内经》视角下的气血生化之源

中医

 

阅读10552

女性贫血:别把“常见”当“无害”,科学应对是关键

妇科

 

阅读10791

服药后不适应对指南:区分轻微反应与危险信号

挂号

 

阅读16508

冀ICP备2020030408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