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51养生网

被忽视的健康关键,可预防这 3 种常见疾病

2025-09-02
         “便后用纸巾擦干净就行”,这是绝大多数人根深蒂固的卫生习惯。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看似 “干净” 的操作,其实隐藏着不小的健康隐患 —— 单纯用纸巾擦拭,根本无法彻底清洁肛周皮肤。由于肛周皮肤存在天然褶皱,即便反复擦拭,仍会残留约 0.1 克粪便。别小瞧这微小的残留,其中夹杂着大量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致病菌,以及可能存在的虫卵,长期堆积不仅会产生异味,更会成为诱发多种疾病的 “温床”。及时做好便后肛周清洁,远比我们想象中重要,甚至能直接预防三种高发健康问题。
         首先能有效降低尿路感染风险,尤其是对女性群体意义重大。女性生理结构特殊,尿道、阴道与肛门口距离极近,且尿道短而直,这就给细菌入侵创造了便利条件。便后若仅用纸巾擦拭,肛周残留的致病菌很容易通过擦拭动作或日常活动转移至尿道口,进而逆行进入尿道、膀胱,引发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症状,严重时还可能诱发肾盂肾炎。坚持便后用温水清洗肛周,能直接清除残留的细菌和污物,从源头切断致病菌传播路径,大幅降低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其次可减少肛裂与痔疮的发病几率。肛周皮肤娇嫩敏感,长期残留的粪便和分泌物会持续刺激皮肤,破坏皮肤屏障,引发肛周炎症。炎症反复刺激会导致肛周皮肤充血、肿胀,进而增加肛裂风险 —— 排便时干燥的粪便容易撕裂发炎的肛周皮肤,形成疼痛难忍的裂口,还可能伴随出血;同时,炎症导致的肛周血管扩张、淤血,也是诱发痔疮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内痔、外痔还是混合痔,一旦发作,都会给日常生活带来极大困扰。规律的便后清洁能及时去除刺激源,保持肛周皮肤干爽清洁,减少炎症发生,从而显著降低肛裂与痔疮的发病可能性。
          此外,还能预防肛周细菌感染。肛门作为排泄器官,本身就存在大量细菌,便后残留的粪便更是为细菌繁殖提供了充足的 “营养”,让肛周成为细菌滋生的 “重灾区”。这些细菌大量繁殖后,可能引发肛周毛囊炎、肛周脓肿等感染性疾病:肛周毛囊炎会导致局部出现红色丘疹、脓疱,伴随瘙痒与疼痛;而肛周脓肿则更为严重,会在肛周形成脓肿,疼痛剧烈,若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引发肛瘘等并发症。便后用温水清洗肛周,能直接清除残留粪便,破坏细菌繁殖环境,从根本上降低肛周细菌感染的风险。
        不过,肛周清洗也需讲究方法,错误的清洁方式反而可能损伤健康。清洗时应选择流动的温水,水温以 37℃左右为宜,避免过冷或过热刺激肛周皮肤;清洗手法要轻柔,用清水冲洗即可,无需使用肥皂、沐浴露等清洁用品 —— 这些化学物质会破坏肛周皮肤表面的天然油脂和菌群平衡,降低皮肤抵抗力;清洗频率也无需过高,每日便后清洗 1 次即可,过度清洁反而会破坏肛周微环境,增加皮肤敏感风险,清洗后用干净柔软的毛巾轻轻蘸干水分,保持肛周干爽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肛门癌发病率较低,但也需警惕,尤其是中老年人群更要重视。日常除了做好肛周清洁,还应多关注肛周异常变化,若发现肛周出现不明肿块、长期不愈的溃疡、排便习惯突然改变或便血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小小的便后清洗动作,看似微不足道,却是守护肛周健康、预防多种疾病的关键一步。养成科学的肛周清洁习惯,用简单的行动为健康增添一份保障,远比等到疾病发生后再治疗更加重要。

最新文章

风疹:成因解析与科学应对指南

皮肤

 

阅读15923

男性胸部不对称:成因解析与应对建议

男科

 

阅读16452

解读足阳明胃经:《黄帝内经》视角下的气血生化之源

中医

 

阅读15372

女性贫血:别把“常见”当“无害”,科学应对是关键

妇科

 

阅读13733

服药后不适应对指南:区分轻微反应与危险信号

挂号

 

阅读19683

冀ICP备2020030408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