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曾席卷全球,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虽然如今疫情态势逐渐平稳,但深入探究新冠的致死原因,仍具有重要意义。早在 3 年前,就有研究针对此给出了关键答案。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成果发表在权威期刊子刊上。该研究对 2020 – 2021 年间德国境内 1095 例新冠死亡病例的尸检报告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依据新冠病毒在德国流行的时间,将这些病例分成了三组对照组。

从年龄与性别分布情况来看,存在显著差异。男性病例的死亡年龄主要集中在 65 – 69 岁,而女性则主要集中在 85 岁以上。在这些病例中,86% 的病例主要死因是 COVID – 19 感染。其直接死因包括弥漫性肺泡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衰竭、细菌重复感染和肺栓塞等基础疾病。这表明新冠病毒对人体肺部及多个器官的损害极为严重,会引发一系列危及生命的病症。例如,弥漫性肺泡损伤会破坏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导致患者呼吸困难,进而引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最终可发展至多器官衰竭。
在其余 14% 的病例中,虽然死因主要是心脏病、心肌梗死等,但也都发现了 COVID – 19 的感染病史。这充分说明,自身基础疾病在新冠感染者的死亡中或许起着主要作用。新冠病毒感染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使原本就脆弱的身体状况雪上加霜。
虽然该研究未涵盖奥密克戎毒株的死亡病例,但其结论对于新冠死因的讨论仍具有不可忽视的参考意义。它不仅揭示了部分新冠的死亡机制,还从侧面警示了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更要重视新冠防控。尤其是老年人,他们是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曾注意到,在感染流行期间,年轻患者和老年患者的缓解速度存在差距。对于那些免疫力差且有基础疾病的老人,更是可能面临重症风险。

因此,老人日常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首先,疫苗接种不可忽视。对于免疫力较差的老人而言,新冠感染的威胁更为严重。除了做好日常防护,及时接种相关疫苗能够全面预防可能的感染渠道,为身体建立起一道重要的免疫防线。其次,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基石,老人在膳食方面,要做到三餐定时,合理搭配食物,避免热量摄入过多。在运动方面,根据世卫组织建议,每周应进行至少 150 分钟的中强度运动,以此减少肌肉退行性变化,保护骨骼健康。再者,要管理好慢性病。像三高、糖尿病等慢性病在老人中较为常见,虽然这些疾病不会立刻危及生命,但控制不佳会成为健康隐患,在病毒流行期间,更要严格按照要求控制相关指标,降低病毒感染带来的健康威胁。最后,做好健康监测。当老人出现发热、咽喉不适、疲惫或者嗅觉味觉减退等情况时,自己和家人都要及时重视,做好健康监测,对可疑症状迅速采取行动,尽快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小问题发展成大危险。
在新冠流行期,掌握这些防护小技巧,做好自身防护,切断传染渠道,是保障健康生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