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男性健康领域,前列腺癌始终是大众关注的焦点,然而围绕它的各类谣言却层出不穷,不少人深受误导,甚至因此产生不必要的焦虑或忽视正确的防护。其中,有两大谣言流传甚广,至今仍让许多人深信不疑,亟需用科学依据进行澄清。

第一个常见谣言是 “无名指长于食指,更易患前列腺癌”。这一说法的源头,是曾发表在《癌症》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该研究针对 1500 名前列腺癌患者和 3000 名健康男性展开对比,结果发现无名指比食指短的受试者,罹患前列腺癌的风险下降了 33%。但必须明确的是,这项研究仅发现了手指长度与前列腺癌风险之间的 “相关性”,而非 “因果关系”。相关性不等于因果,不能简单地将手指长短作为判断前列腺癌风险的依据。目前医学上尚无任何证据表明手指长度会直接导致前列腺癌的发生,人体的基因、激素水平、生活习惯等多种复杂因素,才是影响前列腺癌发病的关键,因此大家无需因手指长度而过度担忧。
第二个流传颇广的谣言是 “夫妻生活越多,更易患前列腺癌”。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前列腺癌的发生与雄激素分泌密切相关,而夫妻生活过程中雄激素水平会上升,进而增加患癌风险。但这种说法完全没有科学支撑。相反,多项明确的医学研究表明,适当的夫妻生活对降低前列腺癌发生风险有一定好处。正常的夫妻生活能帮助前列腺规律地排出分泌物,减少分泌物淤积对前列腺的刺激,同时也有助于维持体内激素水平的稳定,并非像谣言所说的那样会增加患癌概率,大家无需对此产生顾虑。
澄清谣言后,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科学保护男性的 “生命腺”—— 前列腺。前列腺是男性独有的重要器官,其健康直接关系到男性的生活质量,因此每位男性都应重视前列腺保护,尤其要避免以下三件事。
首先是避免久坐不动。长时间坐着会对前列腺造成持续压迫,影响会阴部位的血液循环,导致前列腺组织血液供应不足,代谢废物难以排出。同时,久坐时局部环境不透气,温度升高,容易为细菌滋生创造条件,增加前列腺炎等疾病的发病风险。因此,建议男性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每隔半小时就起身活动 5-10 分钟,比如散步、拉伸,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前列腺的负担。
其次是杜绝憋尿成瘾。很多人因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养成憋尿的习惯,却不知这会给前列腺带来极大伤害。憋尿时膀胱会过度充盈,进而压迫前列腺,导致前列腺处于充血状态,影响前列腺液的正常分泌和排泄,长期如此容易诱发前列腺炎。更严重的是,憋尿状态下尿液可能会出现逆行,细菌随尿液反流至前列腺,引发前列腺感染,对前列腺健康造成双重损害。因此,一旦有尿意,应及时排尿,避免长时间憋尿。
最后是控制过多脂肪摄入。过量摄入脂肪会干扰体内正常的激素代谢,导致雄激素水平持续上升。而前列腺细胞对雄激素较为敏感,长期处于过高的雄激素刺激下,前列腺细胞容易出现异常增殖,不仅会增加前列腺增生的风险,还可能提高前列腺癌的发病概率。因此,男性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均衡营养,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持健康的饮食结构。

前列腺癌在中老年男性群体中较为常见,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风险也会逐渐升高。因此,中老年男性更应提高对前列腺健康的重视,日常多关注身体的异常表现,如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尿液带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更好地守护前列腺健康,保障自身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