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数据显示,超过 80% 的肠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此时癌细胞可能已扩散至其他器官,不仅治疗难度陡增,5 年生存率也骤降至不足 30%。然而,这个令人谈之色变的恶性肿瘤,实则是目前最可预防的癌症之一 ——一次高质量的肠镜检查,就能为健康筑起 5 至 10 年的防护墙。

肠镜检查的核心价值,在于它能精准捕捉肠道内的 “癌前信号”。肠道息肉是肠癌的 “前世化身”,从良性息肉发展为恶性肿瘤,通常需要 5 至 10 年的时间。在这个漫长的窗口期,肠镜如同一位火眼金睛的侦探,能清晰观察直肠、结肠及回肠末端的每一处黏膜,即使是几毫米的微小息肉也无所遁形。更重要的是,医生可在检查过程中直接切除息肉,从源头上阻断癌变进程。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兆申曾强调:“一次规范的肠镜检查,能让你在 5 到 10 年内远离肠癌威胁。”
然而,我国肠镜筛查的普及率却令人忧心。调查显示,50 岁以上人群中,主动接受肠镜检查的比例不足 15%。这种抗拒心理往往源于对检查的误解 —— 不少人认为肠镜会带来难以忍受的疼痛。事实上,普通肠镜检查中,导管进入肠道时可能引发轻微的腹胀或牵扯感,但这种不适通常在可耐受范围内,且持续时间较短。对于痛感敏感的人群,无痛肠镜是更佳选择:通过静脉注射镇静药物,患者会在睡眠中完成整个检查,醒来时已基本无明显不适感。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肠镜检查的舒适度已大幅提升,无需过度恐惧。
哪些人尤其需要重视肠镜检查?医学专家明确指出,以下几类人群属于肠癌高危群体,应将肠镜检查纳入健康管理计划:一是有肠癌家族史者,直系亲属中若有人患肠癌,自身患病风险会显著升高;二是年龄超过 50 岁的中老年人,肠癌发病率会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三是有肠道息肉或慢性肠炎病史者,这类疾病可能增加癌变风险;四是长期饮食不健康者,如偏好高脂肪、低纤维饮食,或有长期便秘、腹泻等肠道功能紊乱症状。建议高危人群每 5 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同时每年配合大便潜血检查和肛门指检,形成全方位的筛查体系。

肠癌的可怕之处,在于其早期症状隐匿,一旦出现明显不适往往已到晚期。但它的可防性同样显著 —— 只需一次肠镜检查,就能将大部分癌变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与其等到疾病来袭时追悔莫及,不如主动迈出预防的第一步。对于中老年人及高危人群而言,及时进行肠镜检查,不仅是对自身健康的负责,更是对家庭幸福的守护。让我们打破对肠镜的恐惧,用科学的筛查为健康保驾护航,远离肠癌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