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癌症"二字,已经足以在人心中唤起对死亡的恐惧。恐惧会导致麻痹,这是恐惧的本质。
当一只羚羊察觉到附近有狮子时,它的神经系统会发出一种信号,让自己一动不动。自然进化,已经为羚羊做好了安排,使它们在极端环境中也能有很小的存活几率:
通过完全保持静止,羚羊更不易被肉食动物发现。也许狮子会从它们身旁走过,浑然不觉。
恐惧,抑制生命力
当我们发现自己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时,我们的身心通常会体会到这种奇怪的麻痹感。但是癌症并不会放过我们。恐惧只会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抑制我们的生命力。
滋养内在的生命力
学习如何对抗癌症就要学习滋养我们内在的生命力。但是,做这样的学习并不一定是要与死亡抗争,而是要去触摸生命的本质,去寻找使生命更加美丽的完整与平和。“死亡”可能也是成功的一部分。
有的人活着,却从未领悟过生命的真谛,有的人死了,却似乎还带着尊严地活着,活得那么富有,就这像是他们得一项特殊成就,赋予他们经历过得一切以意义。而在准备这样去死的过程中,我们会不时地释放出生命所需要的能量。
癌症,只是慢性病
今天,“癌症”再也不是死亡的同义词,但是癌症背后却隐藏着死亡的阴影,对很多病人来说,这个阴影促使我们去思考自己的人生,思考在阴影下我们想干些什么。
面对死亡,是一个让我们开始新的生活方式的机会。
不放弃,才能活下去
并且,我们也发现,几乎所有寿命超出统计学预期之外的癌症患者都有着一种活在当下的态度:
“是的,我也许会比预计的更早去世,但是我也有可能比预计的活得更久。无论发生什么,都要从现在起,尽可能地好好活着。无论最后发生什么,这都是最好的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