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忧心”未来,“不纠结”过去,正所谓“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
对于胃癌康复只需“管好嘴”吗?不仅仅。
这是关于胃癌三期淋巴结转移患者,“没心没肺”康复16年的案例。想分享给大家一阅。
30岁—难治性晚期胃癌
袁女士是笔者印象很深刻的一位年轻女患者之一。印象深刻原因很多,包括她初来看诊之时打扮相当时髦,并不像一位晚期患者。
其二,她虽属 难治性晚期胃癌,却不像多数患者那样充满忧愁,透出无助、悲伤之情;而是大嗓门、兴高采烈,用浓厚川音与我谈笑风生,讨论她晚期胃癌问题, 没有丝毫悲伤情绪。
性格开朗、礼让从容
当时,笔者看她的病例以及出院报告, 病情并不轻,但她自我感觉良好。我就强烈地意识到:她一定能够走出来,很好地康复。因为,她的 个性有助于康复。且,她才30岁左右。
分析她的情况后,我建议她两个月来复诊一次即可。因为问题不大,笔者也颇有把握。
同时,建议她多向其他已经康复的胃癌患者 多“学习”。毕竟,康复者的体验是经历过 考验的“真经”。
而后,她先后来上海复诊多少次我记不得了,反正 一次比一次情况更好。每次复诊还没有见到人,就先能听到她爽朗的笑声,总是充满着阳光。而且,看诊时总让其他人先看诊, 体现出礼让和从容。
为什么这么年轻患癌
其实,袁女士为什么会生胃癌?年纪轻轻为什么会被胃癌盯上?
其实,根据我们长期观察表明:中国胃癌的发生, 除基因外(比如说拿破仑家属就有胃癌基因),似乎有两大类情况:
除去基因,另两大因素
01
喜欢“胡吃海喝”
一是年轻时喜欢“胡吃海喝”,不注意饮食;或说超限饮食(超过自我胃肠道能承受之极限),且需持续一段时间。者往往集中在年轻胃癌中20~30岁(充其量40岁以下)者。
02
压抑、坏情绪
还有一大类,就是年长的45~60岁,则大都属于压抑型,不太愿意(或不善于)轻易释放压力;平素往往言语不多,或爱生闷气。当然, 两者相兼的情况也常常可见。
但大体上,年轻的胃癌患者往往主因可归责于饮食不当,常是胡吃海喝导致。这点袁女士 就是典型。
所以,对于这类患者,明确且强烈地告诫如何控制饮食,学会合理膳食,非常关键。
袁女士恪守得很好,故很快就复原了。当三年多后我告诉她“你可以不用再吃中药了”……她开始还有点不信不从。
好性格是“大功臣”
至今,她已经 停用中药汤剂十余年了。从患胃癌算起, 前后整整16个年头。
她确实走了出来, 完全康复了,且活得非常好:既潇洒、阳光,又不失自在、率性。也许,这类情况中她的天性也有 一层因素。
拒绝过度治疗是关键
还有一点,袁女士 并没有过度治疗。包括吃中药,吃了一段时间后,我建议她停药,她就遵奉了,因为现在过度治疗往往是一大顽疾。
这也是如今抗癌患者常犯的错误,须知,所有癌症疗法都需 讲究适度,包括化疗、放疗,也包括喝中药汤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