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戒烟的漫长路途中,有一些具体的时刻,如果能够避免吸烟,至少可以减少烟草对身体的伤害。医生特别提醒,有三个时间段是烟民尤其需要注意的。
首先,最重要的一个时刻就是早晨起床后。很多烟民有早起第一件事就是点烟的习惯。然而,早晨是人体血液黏稠度较高的时候,此时吸烟,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的吸收会更快,对心脑血管的伤害也更大。此外,早晨吸烟还会刺激胃酸分泌,增加患胃病的风险。
第二个需要避免吸烟的时间是饭后。很多人认为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实际上,饭后吸烟是极其危险的。因为饭后人体的循环系统正在加速运作,这时吸烟会使得尼古丁迅速通过血液传遍全身,对心脑血管的负担更重。同时,饭后吸烟还会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久而久之可能会导致消化系统疾病。
最后一个时刻则是睡前。很多人习惯在睡前抽上一两支烟,帮助入睡。然而,晚上吸烟会使人的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从而影响睡眠质量。长期睡前吸烟,还可能导致慢性失眠和心脏疾病。而且,晚上吸烟还会使得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在体内积累,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尽管知道这些时刻不宜吸烟,对于烟民来说,改变习惯绝非易事。但是,正如一句老话所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即使不能立刻戒烟,也可以从这些时刻开始,逐渐减少吸烟的次数和量。
例如,早晨可以试着用一杯温水或者做一些轻松的运动来代替吸烟。饭后则可以散步或者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动来转移注意力。至于睡前,可以尝试听听轻音乐或者阅读来帮助入睡。
除了控制这些特定时刻的吸烟行为,日常生活中还可以采取一些其他方法来辅助戒烟。比如,减少与吸烟者的社交互动,避免诱发吸烟欲望;或者在家中、办公室设置“无烟区”,减少吸烟的机会。
此外,也可以尝试使用一些戒烟辅助产品,如尼古丁贴片、口香糖等,帮助减轻戒烟时的不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