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糖尿病患者,您可能经常遇到餐后血糖偏高的问题。餐后血糖(医学上称为”餐后血糖”)是指进食后2小时测量的血糖水平,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今天我们专家将为您详细解析餐后血糖的控制目标、超标原因及应对策略。
一、餐后血糖控制目标:多少才算合适?
根据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最新指南:
- 一般成人糖尿病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应控制在<10.0mmol/L
- 年轻、病程短、无并发症患者:可更严格控制在<7.8mmol/L
- 老年或有多重并发症患者:可适当放宽至<11.1mmol/L
如果您的餐后血糖”老超10″,说明控制不够理想,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持续高餐后血糖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风险。
二、餐后血糖升高的常见原因
- 饮食因素: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或种类不当(高GI食物)
- 药物因素:降糖药物剂量不足或类型不合适
- 进餐方式:进食速度过快、进食顺序不合理
- 运动不足:餐后缺乏适当活动
- 其他因素:睡眠不足、情绪压力、合并感染等
三、饮食调整:科学吃饭控制餐后血糖 1. 选择低 升糖指数(GI)食物
- 推荐主食:糙米、燕麦、全麦面包、荞麦面等全谷物
- 避免主食:白面包、白米饭、糯米制品、精制面点
- 小技巧:将米饭放凉后加热食用,可增加抗性淀粉含量
页码: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