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51养生网

肿瘤科的医生指出,睡前的几个生活习惯可能激发体内的炎症

2025-03-28

肿瘤科的医生指出,睡前的几个生活习惯,虽然在当下看似无害,甚至有时被认为是舒缓压力的方式,然而它们实际上可能激发体内的炎症反应,而炎症反应又与癌症的发展息息相关。

尤其是研究发现,长期保持这些不良睡前习惯,可能会使得患癌的风险上升多达57%。

癌症的形成,往往与细胞的突变和异常增生有关,而这种突变通常是由长期的慢性炎症引起的。

炎症是人体的一种保护反应,但当炎症反应过于激烈或者持续时间过长时,便会损害细胞,甚至导致基因突变,进而诱发癌症。

因此,如何控制体内的炎症水平,成为了现代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而这些睡前习惯,恰恰是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生活细节,可能对体内炎症的产生起到了推动作用,增加了患癌的风险。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得了解,炎症到底是如何影响癌症的发生的。

慢性低级别的炎症反应通常会导致细胞的DNA损伤,抑制正常的细胞修复机制,最终可能导致癌细胞的形成。

研究发现,长期处于高炎症状态下的人群,其患上某些类型癌症的风险较高,尤其是胃癌、肝癌、结肠癌等类型。

某些睡前习惯的确会促进炎症的积累,进而影响健康,甚至可能促使癌症的发生。

这三种习惯,看似平常,却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身体的健康状态,最终增加癌症的风险。

第一个习惯,就是睡前吃重餐或高糖食物。许多人在一天的工作或活动后,晚上回家往往感觉非常饥饿,甚至有些人喜欢吃些油腻或高糖的食物来“安慰”自己。

研究表明,吃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会导致胰岛素水平的大幅波动,产生的过多的胰岛素和糖化终产物(AGEs),这些物质会促使体内炎症反应的发生,从而影响血管和细胞的健康。

糖化终产物本身就有致癌的风险,它们与体内的氧化反应密切相关,会破坏正常细胞,增加突变几率。

此外,吃重餐对胃肠道的负担也非常大,尤其是晚上。

消化系统的工作需要时间,如果吃得过饱,肠胃需要更多的血液来帮助消化,

这样就会影响到其他器官的正常运作,导致食物不能及时完全消化,导致肠道内细菌滋生,进而引发肠道炎症,增加结肠癌的发生几率。

特别是高脂肪食物,它们会使肠道内的“坏菌”大量繁殖,扰乱肠道菌群平衡,进而引发慢性炎症。

第二个习惯就是睡前使用电子产品。在现代社会,几乎每个人都离不开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尤其是在睡前,许多人都会习惯性地看手机、玩电脑、刷社交媒体,或者追剧。

然而,医学研究发现,长期在晚上使用电子屏幕,尤其是睡前短时间内,暴露在蓝光下,会干扰身体的自然昼夜节律(即生物钟),影响褪黑激素的分泌。

褪黑激素是一种自然的抗氧化剂,具有很强的抗炎作用,可以帮助身体抵抗炎症。长期缺乏褪黑激素的分泌,不仅会影响睡眠质量,还会使体内的炎症反应加剧。

此外,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尤其是对着屏幕盯久了,眼睛的负担加重,眼部的微小血管容易充血,产生眼部疲劳和炎症反应。

最新文章

碳酸饮料对银屑病有哪些伤害?

皮肤

 

阅读15232

怎样预防银屑病复发?

皮肤

 

阅读12380

银屑病患者如何才能拥有好睡眠?

皮肤

 

阅读13965

牛皮癣患者可以吃芦蒿吗

皮肤

 

阅读18931

牛皮癣与三高之间的关系

皮肤

 

阅读18158

冀ICP备202409111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