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生理学家奥托·洛伊维在1920年的某一个夜晚做了一个梦,在梦里他做了一个极为巧妙的实验,醒来后,按照梦中的设计用两个离体蛙心实验证实了神经递质的存在。
奥托·洛伊维在蛙心灌注实验中观察到:刺激迷走神经时蛙心活动受到抑制,如将灌流液转移到另一蛙心制备中去,也可引致后一个蛙心的抑制。
显然在迷走神经兴奋时,有化学物质释放出来,从而导致心脏活动的抑制。后来证明这一化学物质是乙酰胆碱,是由迷走神经释放的一种递质。
以后在许多其他器官中(例如胃肠、膀胱、颌下腺等),刺激其副交感神经也可在灌注液中找到乙酰胆碱。由此认为,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都是释放乙酰胆碱作为递质的。
乙酰胆碱与肥大细胞结合后,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大量释放组胺,引起了相应的皮肤炎症反应,引发皮肤表面出现细小点状伴有刺痛的小风团,周边绕以红晕,奇痒无比。
有的患者通常有伴头痛、头晕、流涎、出汗、等症状。症状往往持续1h左右,到凉爽的环境中如空调房间内症状可较快缓解。
胆碱能性荨麻疹有哪些症状?
页码:下一页